"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05 17:53 熱度:
摘要:混凝土冬季施工研究主要集中于配合比,臨界強度,溫度控制,施工法確定等問題,實際施工中應注意控制各種工法的薄弱環節,保證相關工序與輔助工作的完成質量,以免冬施技術方案與費用達不到應有效果。
關鍵詞:配合比;溫度控制;施工方法;薄弱環節;相關工序質量
由于很多工程項目對工期要求很緊,搞好冬季混凝土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砼冬季施工一般要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如何確定混凝上最短最佳的養護齡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三是如何使凍后混凝土的后期強度能達到設計的需要(王維斌,2004)。
本文由研究綜述和現場管理要點構成,原因是:目前關于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研究中綜述研究很少;施工實踐中存在較多忽視現場薄弱環節控制,忽視相關工序與工作完成質量,以至于達不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一、冬施研究初步綜述
已有研究主要涉及配合比與外加劑,溫度控制,臨界強度,以及施工方法(方案)等方面。
(一)關于配合比與外加劑
劉其城等人(2009)認為,防凍劑含過多鉀鹽和鈉鹽會使混凝土內液相堿濃度迅速提高,遇到活性集料極易產生堿集料反應;多數防凍組份都不參與水泥水化反應,長期的沉積、結晶會破壞混凝土的耐久性。為了兼顧質量和經濟,應按早強型和防凍型分別選擇防凍劑;引氣劑參量不宜過高,否則會降低混凝土強度。
宋功業等人(2003)認為,防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一般情況下宜選用混合材摻量少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選用需水量大的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應控制材料的含泥量;抗凍等級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粗細集料均應進行堅固性試驗;抗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增加抗凍融性能試驗。
他還提出,大體積混凝土主要是控制溫度裂縫,因此水泥應選用水化熱低和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如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等,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時應采取措施延緩水化熱的釋放;粗集料宜連續級配,細集料宜用中砂;在保障強度和塌落度的前提下提高摻合料和集料的含量,以降低每方水泥用量。
目前生產的防凍劑通過降低冰點,使混凝上中的水在負溫下仍處于液相狀態,使水化作用能繼續進行的。劉津明(2009)提出,外加劑應注意應用范圍,氯鹽防凍劑能降低冰點促進早強,但促銹,宜使用添加阻銹劑(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等)后的復合阻銹防凍劑,無氯鹽防凍劑會引起應力腐蝕和晶格腐蝕,含亞硝酸鹽、碳酸鹽的防凍劑嚴禁用于含高強鋼絲的預應力砼結構,含有對飲食、呼吸有害的成分的防凍劑不得用于相應的飲水、食品、居住、辦公等工程中。
(二)關于溫度控制
王維斌(2004)認為:水泥水化熱引起砼內部溫度和溫度應力劇烈變化而導致開裂,控
制水化熱引起的溫度升高、塊體內外溫差及降溫速度、防止有害的溫度裂縫(含收縮裂縫)是施工關鍵。
劉津明(2009)提出:
⑴運輸中的溫度和覆蓋的保溫材料應根據熱工計算確定,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⑵大體積分層澆注時,已澆注層的溫度未被上一層砼覆蓋前不應低于2℃,加熱養護時加熱前溫度不得低于2℃。
⑶裝配式結構澆注前,承受內力接頭的結合處的表面應加熱到正溫,結合處砼應養護到設計強度,無要求時也不應低于設計值的75﹪。
⑷熱工計算和測溫要求:測溫應開始于原材料加熱,終至撤除保溫材料,包括出機溫度,運輸中溫度,入模溫度,保溫中溫度,測溫點應布置在最易冷卻的地方,大體積砼內部與表面,驗證拆模強度的須布置在受力最大的部位,繪制布置圖并編號,養護期間每天一般至少測3-4次,有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三)關于受凍臨界強度
關于最低臨界強度國內外有許多研究成果,我國的鋼筋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第7.1.2條明確規定: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的構件為設計的30%,礦渣硅酸鹽水泥為設計的40%,但C10級及C10級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0kgf/cm2。可見受凍臨界強度與水泥品種和后期增長有一定關系。劉津明(2009)提出,摻加防凍劑的情況下,室外最低氣溫-15℃以內時臨界值為4Mpa,室外最低氣溫-15℃~-30℃時為5Mpa。
(四)對施工方法的研究
冬季施工常見施工方法有蓄熱法、外加熱法、防凍劑法、綜合法,應根據結構類型、施工隊伍素質、氣候特征等因素綜合考慮,還要參考當地能源狀況,例如金連才(2003)提出利用西藏高寒地區的太陽能資源于砼施工。
劉福東(2006)通過對沈陽地區的調查提出:
1. 對一般基礎工程,采用綜合蓄熱法質量有保障,技術可行,較經濟。
2. 對大體積砼等基礎工程,在保證前期水泥水化要求的溫度后質量就有保證,過高提高砼入模溫度不僅不經濟,且對后期強度有不良影響。
3. 對主體工程,當平均氣溫不很低時(-5℃左右),加強保溫措施蓄熱法是可行的,當平均氣溫不低于-15℃時采用綜合蓄熱法也可行,且較經濟。
王維斌(2004)認為:
⑴厚度為1米的大體積砼在冬季最低氣溫為-5℃時仍可采用蓄熱法,不須摻防凍劑或早強劑。
⑵僅對水加熱到50℃左右,蓄熱法時能滿足最低氣溫-5℃,如對水和集料均加熱可適用于更低溫度。
劉津明(2009)提出:
⑴暖棚法施工時注意保證空氣循化暢通和一定的濕度,直接燃燒燃料時注意通風以防止砼的早期碳化。
⑵電熱法施工時應使用50-100V范圍內的低壓電以免過熱,升溫和冷卻均應按照計算進行,不得過快,注意觀察砼表面溫度和濕度,如果過干則停止電流,澆溫水后再通電。
二、砼冬施現場管理的要點
在砼冬施方案的基礎上,本人結合自己的工程實踐,認為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控制各種工法的薄弱環節
1.蓄熱法
要注意覆蓋的保溫材料既不被砼自身水分打濕又不被雨雪或凝結水露打濕,塑料薄膜要添加到位;不要忽略樓板等底部接觸空氣的部位的保溫。
2.外加熱法
在火爐加熱法與暖棚法中,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碳會使新澆混凝土表面易碳化,影響表面光潔,現場空間布置也可能不利于熱量傳輸,要注意保證通風與空氣循環。
文章標題:混凝土冬季施工研究綜述及生產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wangshangbanli.cn/fblw/ligong/jianzhusheji/81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wangshangbanli.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